Navigation menu

新闻中心

进博会溢出效应,上海“加速”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农业食品展区,参观者(左)在意大利食品和饲料出口促进协会展位咨询。新华社 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老挝展馆内,工作人员欢迎来自萨尔瓦多的游客前来品尝泰茶。记者 范天培 摄/光明影业 参观者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体验智能眼镜。新华社 在上海宝山区张华浜码头,装卸作业顺利进行。张明伟 摄/光明影像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时间】 “我很高兴第一次参加进博会并作为参展商住在这里。” 11月5日,第八届进博会首日,作为进博会的“新面孔”,IFBH集团首次签署千万美元投资意向,宣布正式落户红旗AO国际中央商务区,并成立中国KAI中国。 “我认为虹桥是我们进出口业务以及国际业务的关键地点。很明显,选择这里是正确的地方。” IFBH 集团首席执行官 Ponsakorn Ponsak 说道。他透露,集团作为一家源自泰国的即饮即食食品公司,自2013年推出IF品牌以来,一直致力于将天然健康的泰国饮料带入中国市场,并迅速成长为中国椰子水品类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品牌。 2024年,IFBH集团全球营业收入将达到1.58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贡献超过92%,展现出强大的市场号召力和品牌影响力。 “进博会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可以帮助我们向消费者推广我们的产品。未来,我们将以虹桥为战略支点,整合研发、营销和供应链资源。源,进一步拓展线上线下销售网络,持续推动产品创新和品牌升级。”Ponsakorn Ponsak充满信心。 进博会已连续举办八届,为中外企业交流合作搭建了坚实的桥梁。对贸易促进、产业升级、投资赋能等领域产生深远影响。随着数智科技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进博会的溢出效应从贸易延伸至全产业链,为重点国家市场与全球机遇的深度对接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从“展位看”到“市场畅销”,进博会助力全链条突破 “中欧班列-进博会”四年间开行10趟列车,运行超过11000公里,覆盖欧亚多个国家。进博会展品通过创新举措,便捷地承载了这一点铁路直达和沪港直达;格陵兰全球商品交易港打造了展品成为商品的“中转站”。八年来,推动进博会商品流通5000余种,海外品牌专卖店开业200余家,交易规模近600亿元。 真坤兴拿下两市“首日第一单”,签约金额合计超50亿。借力进博会升级全球供应链,在境外设立独立站,加快国际化进程,打造工业产品数字化供应链“进博样本”。纽仕兰连续八年以进博会为全球首屈一指的舞台,依托贸易便利化政策,缩短通关时间,从每周3000瓶增加到每周最多80000瓶,实现26倍增长鲜奶销售。 作为“6天+365天”的长期展示交易平台,虹桥品汇通过保税展示、直播基地建设、上海国际友城港口建设等多种方案,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9万余种产品。平台交易额达360亿元。虹桥B保进口从2019年的4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35亿元,增长7.75倍…… 来自世界各地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在这里集中展示,连接14亿多人口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拉动市场、投资、产能;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的中外企业在这里交流、了解、合作,探索创新方向,结出丰硕成果。 欧亚大陆上弥漫着浓郁的奶香。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上届进口博览会上,白俄罗斯百年乳业企业科布林黄油奶酪厂与上海宝山区庙星镇签约,为中国消费者带来美味冰淇淋。今年初,宝山区人民政府代表团访问了俄罗斯、白俄罗斯,与科布林黄油奶酪厂股份公司进行了初步接触。进博会前夕,​​庙行镇主动联系,顺利完成签约。 进博桥持续为中外企业创造新的合作机遇。 11月7日发布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溢出效应指数研究报告(2025)》证实了这一点。上海华夏经济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李清娟告诉记者,专家组通过建立覆盖国际市场的多维度指标体系,客观、定量地评估了进博会的效果。l 采购、招商引资、文化交流、开放合作、消费升级、产业转型。数据显示,从全国、上海、虹桥三个梯度对溢出效应进行定量分析。以2018年为基期,全国得分从基期的28.18提高到2024年的67.04,上海从26.08提高到66.56,虹桥从16.15提高到82.75。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5.5%、16.9%、50.5%,均呈现显着增长趋势。 从“短期参展”到“长期扎根”进博会深化合作 三养食品2020年首次参加进博会,并于明年在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设立贸易总部。 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将达26亿元人民币,占集团全球出口总额近30%;永恒力参加了连续八届进博会。 。 “进博会是中国持续致力于开放和创新的有力象征,也是我们向中国消费者介绍最新美容产品和技术的独特机会。”欧莱雅北亚及中国业务高级副总裁贝尔马纳说道。作为进博会的老朋友、快速消费品行业最大的参展商,欧莱雅已连续第八年参展。该公司负责人透露,上海地区的老产业生态、优良的政府服务和开放的市场环境,让跨国企业能够快速实现“从‘全球转型’到‘本土转型’,这里的营商环境‘近而远’,是企业持续加大投资的主要原因。” 今年起,上海徐汇区推进“走出去”招商引资工作,成功重点在德国、日本、美国、英国等地举办全球推介活动,搭建更多交流合作平台,吸引众多跨国企业来沪考察、扩大投资,为对接国内外创新源泉赢得更多话语权。记者发现,徐汇区共有30多家企业参加第八届进博会,其中三分之二是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如嘉吉、默克、阿迪达斯、万豪、麒麟、Lululemon、陆逊梯卡等。参加八年“学生品质”计划的参展企业也不乏3M、艾默生、安永、乐斯福,如3M、艾默生、安永、乐斯福、强生、乐高、宜家等,每年都会带来不同的惊喜。 在上海市青浦区委书记王平眼中,青浦作为进博会永久举办地,不仅是“6天”精彩展览的举办地,也是进博会的重要举办地。“365天”无尽的招商平台、贸易便利高地、产业对接枢纽。从“展品变商品”的无声无息,到“展商变投资者”的深化,进博会的全球流量在青浦区发展的长期增量中得到了很好的转化。 “青浦始终秉持‘有知识的企业最好、企业家最好’的理念,将实施精准施策,推出一批‘真金白银’扶持政策,打造导向型、国际化、法制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为企业和人才提供青浦坪投资储蓄进口青浦的沃土和舞台。六、片区出台一系列基本政策,推出不一样的创新平台,开展多项重大合作签约项目聚焦“长三角创新港”联动发展规划。 摘自《展会TR进博会推动多方协同发力 “越办越好”、“常新”的进博会背后,是服务保障的进一步完善和完善,溢出效应的进一步扩大和进一步强化。 记者从上海电力国家电网了解到,本届进博会将实现展会100%绿色能源使用。这是进博会连续第三年举办全绿色展会,“绿色”成为进博会的底色能量。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电力国家电网不仅满足了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电力展会的全绿色需求,还充分发挥进博会的示范效应,促进以展商为代表的上海用户绿色用电。目前,11月上海绿色电力交易量突破10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d 月高点。预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9.8万吨,有效促进绿色清洁发展。 作为进博会的配套活动,第七届上海国际仲裁论坛于11月8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论坛建议打造“全链条、一站式、国际化”的高水平法律商务综合服务生态圈,为企业走出去提供稳定的法律保障和商务支持。 本届进博会期间,“虹桥海外发展服务中心”、“虹桥国际人才服务中心”、“虹桥海外贸易中心”合作,为本届进博会参展企业和境内外贸易商提供服务。现场对接服务,相关专业服务机构也驻扎现场提供咨询。 孔福安 上海虹桥国际商务中心区党委书记、副主任管委会表示,希望形成“信息-对接-落实-赋能”的管理闭环,推动更多优质项目在虹桥落地生根,拉动投资促发展。同时,链接商业、酒店、旅游、文化等载体和资源,推出各类消费场景,线上升级“进博消费”地图,线下推广“票根经济”,支持新产品上市首发,推动更多“进博流量”转化为“增量消费”。 共享机遇、共同发展,进博会溢出效应的创新实践,讲述了一个“造福世界”的生动故事,为“生生不息的进博会”注入持久动力。